
張雅君,女,1977年7月出生,滿族。保定師專歷史教育專業畢業,后進修河北師大歷史教育本科、北京師大研究生(結業)。歷史學學士學位。現任寬城一中德育副校長,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婦代會代表、市青聯常委、縣人大常委會委員。 認真鉆研業務,教學比武成績優秀:1999年,獲得市評優課二等獎;2004年,獲得河北省首屆說課大賽一等獎;2010年12月,《自由放任的美國》獲得河北省中小學學科教學評比高中歷史學科優質課一等獎;2009年4月,被市教育局評為市高中歷史“學科帶頭人”。 專注科研探索,專題教研成果突出:2007年,參與省“十五”教育技術規劃課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子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啟創新能力之門》,通過鑒定,已結題;2009年 7月,參與承德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十一五”規劃課題《構建研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研究,已結題;2011年2月,參與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加強教師文化建設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和發展》研究,已結題,并獲一等獎;2012年 12月,參與河北省教育科學 “十一五”立項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優化高中課堂教學和研究與實踐》研究,已結題;2013年4月,參與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重點課題《高中新課程改革評價有效落實的研究》,已結題。 2011年5月主編《創新教程》(歷史),本書共有主編兩人,副主編四人,該書被評為精品圖書,本人被授予“優秀主編”稱號;2012年3月,《制度是一把管理的鎖 制度是一種嚴肅的愛》發表于河北德育網; 2014年7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構建高中歷史興趣課堂》發表于《才智》第21期;2014年8月,《中學階段歷史教學銜接問題與對策》公開發表于《新校園》第八期。 2005年5月和2009年4月先后兩次被市教研室聘為承德市歷史學科“兼職教研員”。 探索管理新模式,德育工作日新月異:第一有預見性,這是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也是作為一個部門領導必須具備的素質;第二有膽識,遇事不怕,勇于擔當;第三有身先士卒的精神,要求大家做到的,總能以身作則。自上任以來,帶領全體德育人換過有效的德育機制,在學校率先提出“全員德育”的管理模式,目前已經形成了行為習慣養成+國學勵志教育+學生自主管理相結合的德育管理方法,初步構建了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帶出了一支合格過硬的德育管理隊伍。學校德育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1年3月,被承德市委教工委、教育局授予2010年度“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個人”。學校團委先后被評為“河北省五四紅旗團委”、“承德市五四紅旗團委”、 “市青少年維權先進單位”、“縣優秀團委”;所在育才路社區被評為“河北省第二屆青年文明社區”,本人被評為“市優秀團務工作者”、“市青少年維權先進個人”并記市三等功一次,縣三等功二次。 積極參政議政,公益事業排頭兵:積極參政議政,認真履行市縣兩級人大代表的責任,在城市管理、食品衛生等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同時熱心于公益事業,倡議并多方奔走促成了寬城一中“救助貧困生基金會”的成立,先后組織全校團員青年為四川災區人民和本校患白血病的張文超同學捐款近七萬元,同時自己投身于貧困生的救助工作,在全市“實施春蕾計劃關愛困境兒童”活動中榮獲“愛心媽媽”稱號。2014年7月又倡導成立了“承德愛心聯盟志愿者協會寬城分會”,帶領著寬城的愛心人士通過多方奔走扶危助困,在社會上帶來了很大的反響。 先后被評為“河北省新長征突擊手”、 承德市“優秀青年教師” 、承德市“優秀家長學校教師”、 市“優秀團務工作者“、市“青少年維權先進個人”、 “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個人”、市婦聯授予“愛心媽媽”稱號、第二屆“寬城滿族自治縣十大杰出青年”、縣級“師德標兵”、 榮獲市三等功一次;縣三等功兩次。2013年被評為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
|